创世的第1个文字的起源

字就是画,你还记得你人生中所画的第一副画么?

一点一片面,一画一周天。老夫下的第一笔,就是这个——☉,圆圈加一点,你说这是什么字都行。
 

图片[1]-创世的第1个文字的起源-零度空间

 

一点一片面,一话一周天。老夫就能从这一点开始,讲出一个宇宙的故事。创世之初,是一个“点”,大,和小,只是你们无聊的想象。你们所知所学的一切文化都在描述这个创世之初的这一个点。
 

图片[2]-创世的第1个文字的起源-零度空间

 

一点一片面,一话一周天。老夫就算开口跑题跑到九霄天外,跑上这么一大圈还能再跑回来!这就是老夫的超能力,能自“圆”其说。哦对了,老夫还写过一个什么论来着?归什么的论?

 

奇妙的是,曼哈顿博士在给自己命名的时候也用了这个符号☉,这个符号在物理学里的含义,是原子。

图片[3]-创世的第1个文字的起源-零度空间

 

很多小朋友要说了,这算什么造字,不就是随手画了个圈吗?是的呀,这是每个小朋友在第一次拿笔,都会主动尝试画的第一副人生里的画,老夫只是更有创意的在这个圈里加了个小鸡而已。于是老夫被宇宙幼儿园大班给踢出了门,说老夫境界太高,和其他小朋友程度不一样,太有创意,简单来说,就是变态。
 
还记得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么,我说了那故事里的鸡蛋不是达芬奇画的,那是我画的,那只是一个又一个的圈,圈,圈。其他更详细的内容你们应该都知道了,还不知道的话请参考老夫说过的画鸡蛋和鸡蛋长腿跑,那都是最最最最最初的宇宙幼儿园大班的神奇故事。

 

呐,这就是我创造的第一个字,你觉得这是什么?

图片[4]-创世的第1个文字的起源-零度空间

 

这就是创世之初的那一个点,01代码的0,万物的起点和终点,任何坐标值的极限点。
这个字念什么好呢,就叫做“旦”吧,你所看到的这个圈,其实就是象形文字里的蛋,也就是旦。
这是太阳日出在地平线上,所以叫做“”。

图片[5]-创世的第1个文字的起源-零度空间

”这个字,含义是“一线”,只是那日出日落的一瞬间!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这就是旦!天地之间悬挂的一个大蛋黄。
 

图片[6]-创世的第1个文字的起源-零度空间

 
这是老夫所画的这世界第一副艺术意境画,画了个日出,也像鸡蛋,所以被称之为旦。

 

其实万物之初都是一体的,不论是数学美术还是文字,只是一个符号,在代表着同一个含义。

0是一个起点,日出日落也一样是昼夜的起点和终点。

 

现在说的一天,是说24小时,一日一夜,而古时候说的一天,其实是白天,一日,也就是一昼。

 

昼 (汉字) 

会意。字从旦,从尽省。“旦”指“日出”。“尽”本指“尺寸度量到头”,引申为“度量到光阴终点”(古有“一寸光阴一寸金”之说)、“度量到日落”。“尽”与“旦”联合起来表示“从日出到日落的一段光阴”。本义:白天,与“夜”相对。

 

昼日是白天12小时,昼夜是夜晚12小时,每昼6个时辰。现在你们能很直观的理解“昼”这个字是什么含义了,以太阳为尺度衡量的时间。

 

唐之“弄假妇人”(段安节《乐府杂录》)等,都是扮演妇女作戏剧性表演的节目,当为旦的前身。分为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揺旦)。
——这都是男扮女装的表演,都是反角,所以称之为旦,也就是一线,你们永远也分不清的那阴阳一线。

 

图片[7]-创世的第1个文字的起源-零度空间

一旦一旦又一旦,一担一担又一担,一弹一弹又一弹,一耽一耽又一耽,一丹一丹又一丹,一啖一啖又一谈,一眈一蛋又一看,一看全是在扯蛋。
是不是感觉你们的小学语文都白学了?你们的语文老师又不是作者本人,哪里知道这些造物的天机。你们的老师只会照本念经式的让你们“记着”,于是你们记着了这些符号怎么读怎么写和大概什么用法,但是永远不知道这些文化之间的来历和关系。
 
中华文字能精简到常用两千来字,那些不论是发音一样的还是字形相似的,都是有深刻文化历史原因在里面的。
 
可惜,新中国虽然普及了9年义务教育,但是还教出来一大堆认字但是不认识字含义的活睁眼瞎,有的时候老夫甚至觉得新中国文盲比古时候那些上不起学而不认识字的文盲更可怜。
 
-END-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